乾隆达摩过江图阐释一代帝王的佛子禅心
2023/11/20 来源:不详乾隆帝御笔达摩过江图达摩祖师,印度人。原名菩提多罗,后改名菩提达摩,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,为中国禅宗始祖,故中国禅宗又称达摩宗,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,达摩祖师的思想,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(公元年)他航海到广州。梁武帝信佛,把他接到南京传法。但是当时南朝的佛教重讲义理,与达摩禅宗重坐禅,提倡“见性成佛,不立文字”理论不合。于是他便于同年到北魏,开始在洛阳一带游历,传习禅宗。后来入嵩山少林寺。他在少林寺坐禅时,面壁九年。他的这种修行方法,又被称作“壁观”。他到南京以后,梁武帝同他论说佛理。梁武帝问他:“我修建了这么多佛寺,写了这么多经卷,度了这么多僧人,有何功德”?达摩回答说:“都无功德”。武帝问他“何以无功德”?他说:“这都是有求而做的,虽有非实”。由于他同梁武帝话不投机,于是便离开南京北上。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,梁武帝深感懊悔,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,马上派人追赶。追到幕府山中段时,两边山峰突然闭合,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。达摩正走到江边,看见有人赶来,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,化作一叶扁舟,飘然过江。乾隆帝御笔《达摩过江图》,其神笔所画与达摩祖师“吾本来兹土,传法救迷性。一花开五叶,结果自然成”的意境相通,神来之笔宛若天成。从中可见乾隆帝非常高深的艺术底蕴和品德修养。乾隆帝承先祖之德,文经武略古今罕见,开疆扩土,勤政福国,其治世济人之功,高悬寰宇。由此感悟治世之道在人,济世之法在心,成业之途在德,以上三者实归于自然。自自然然,坦坦荡荡,其一计一谋,一忧一患,又何道哉?雪中避暑山庄烟雨楼在人生旅途中谁都会遇到问题、难题,一个一个直面困难,解决问题就是生命的意义。天地万物是用来敬的,父母是用来孝的,妻子是用来疼的,孩子是用来爱的,亲友是用来帮的,心是用来磨的。当心无所患,內外光明通透圆融之时,外在的一切皆是成就人生的增上缘。一颗平常心,本是纯真金,逐物迷己性,何不梦中醒!